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二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我想这样做》(口语交际)

《我想这样做》(口语交际)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

  

《我想这样做》(口语交际)

茅盾实验小学    盛鸿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困难。

2、懂得关心、照顾残疾人,从小树立助人为乐的思想。

3、初步学会倾听、交流、沟通。倾听时,集中注意力,听清楚,想仔细,记心上。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难点

如何调动小朋友积极性,人人参与合作交流,大胆发挥合理的想象。交际时把话说生动、形象,具体。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话题,了解残疾人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确实,在我们身边生活着这样一些不幸的人:(出示课件)她一生下来就没有胳膊;她们是一群聋哑人,一生下来就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

有些人在不幸中遇难,有的永远地失去了胳膊,有的永远地失去了腿,有的永远地失去了光明……

小朋友,在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哪些这样的人?

是呀,回想他们的身影,你有什么感受吗?(同情)

【设计意图:“残疾人”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利用课件出示各种残疾人的画面,可以让学生对残疾人有个初步的印象,对残疾人的生活有大致了解,为后面的交际埋下伏笔。】

是的,这些残疾人生活是多么不方便,他们是多么痛苦!多么需要我们帮助啊!这节课我们来聊聊遇到残疾人时——《我想这样做》的话题。看看谁最有爱心,说的办法最好。我们将评出爱心使者。

二、(出示课件)创设情境,营造交际氛围

请看,这位盲人老奶奶,拄着拐杖,在路上艰难地走着,她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那假如她真的xx后你会怎么办?大屏幕显示:急救专用电话120。拨打120电话,应该讲清楚病人病情、附近明显的标志、用来联系人及联系的电话。(同桌练习——指名演练——评价)

体验残疾人生活

1、过渡:残疾人的生活到底有多困难,想不想亲自体验一下?好,下面就让我们进入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吧。

2、体验残疾人生活的模拟活动。

1)、单手穿衣。让我们先来体验肢残人在生活中有哪些不便,请一组同学,一只手不准动,只能用另一只手来穿,其他同学观察他们是怎样穿衣服的。

A、老师采访观察的同学:你好!我是中央电台的记者。他在穿衣时跟我们平时有什么不一样?B、观察的同学采访体验的同学。要求:1、请把你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想好后,有秩序地采访,记者都是很有素质的。2、若你想问的问题别人已经问了,就不用问了,所以要注意倾听。

【设计意图:口语交际的目的在于实际应用,而实际应用又能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所以在生活中选择话题,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活动给学生增加交际实践的机会。】

三、引导尊重残疾人

过渡:刚才我们在做体验活动的时候,有的同学笑了。在课堂上我们只是个小体验活动,如果在生活中遇到残疾人活动有困难,我们也这么笑吗?是啊,说不出,听不见,看不到,残疾人的生活已经很不方便了,可有的人还拿他们的身体缺陷开玩笑。请聆听一个残疾人的心声。(课件出示)同学们,你有什么话想说?残疾人最怕的就是别人的嘲笑和侮辱带来的心理上的痛苦。这些不幸的人心理最需要的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尊重)

【设计意图:适度的拓展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学生的情感积淀,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四、帮助残疾人

她们需要得到尊重,同时他们也不甘示弱。刚才前面看过这样一个身影,(课件)小朋友有没有想过,没有手会怎样生活?请看录象。

播放录象《不要抱怨你的困难》

边放边导语:瞧,多灵活的脚,家务料理得井井有条。会把脸洗得干干净净。会梳妆打扮;点火烧饭,哇,还有一手烹饪绝活!这是脚吗?我已经分不清是手还是脚了!知道是谁抓的螃蟹吗?是妈妈!时间关系,老师只是截取了一个片段,其实她不仅能下地种田、料理家务,还能读书写信、刺绣打牌……

说说你的感受,哪些地方令你感动?

【设计意图: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例作,直观形象,刺激学生的感观,学生不会有距离感,容易激发交际的兴趣和欲望,使他们尽可能的回归常态,不必拘谨,真实自然的进行口语交际。】

过渡:是的,他们的不幸让我们同情,而他们的顽强更是让我们敬佩!多么不容易呀,正因为这样,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尊重他们,关爱他们?

创设情境,假如你有个朋友,从小手臂落下残疾,一直很自卑,总怕把残缺的臂膀露出来。就算夏天特别热,也要穿长袖衣服。而且他终日待在家里。你准备怎么帮他?(小组讨论)要求:1、组内成员的想法如果你觉得不合适,你可以提出疑问,发言者可以提问或修改。2、可以帮成员补充想法。3、选出代表,评爱心使者。

五、总结。

孩子们,就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伸出温暖的手,献出自己的爱心,帮助我们身边的残疾人,让他们的生活更方便、快乐,让我们奉献自己的爱,让世界在爱的呼唤中更加灿烂美好!

【设计意图:创设实例,学生们有话可说,情感体验浓厚,体现了同学间纯洁的友情、无私的爱心。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课堂总结对学生的心灵及行为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主要抓住口语交际的三个关键元素“情境”、“冲突”、“互动”来设计规划自己的教学。

口语交际课主要是依靠口语进行双向或多向的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因此我尝试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自由质疑、辩解。因为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残疾人”这一话题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因此,利用录像片断及课件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残疾人的空间距离,制造冲突,激发了学生交际欲望,充实了学生交际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以情感打动学生,以情感感召学生,触动学生的内心深处,实现师生、生生心灵的碰撞,使课堂闪现出创造的火花,为课堂增添更多的生机。

像这节课这样的预设与生存,在不同层面上小朋友都会有不同的收获。组织语言和交往,这两种能力都能得到锻炼。也考虑到:有的小朋友表达得很好,可不会交往,要在交往的过程中,促进他们语言的发展。于是把口语交际放在语文教学整体背景上,还注意语言提升的力度。如:课尾的情境创设下的“怎么帮他?”进行小组讨论,选出最佳代表,最后评出爱心使者。通过这样给小朋友们搭起交际的平台,努力拓展孩子们的思维空间,所有语言都在交际中发展,在不同层次(同情—尊重—帮助)的口语交际活动中,使小朋友们善于交际、乐于交际,努力在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体现生活化、情感化、得体化。

 

Re:《我想这样做》(口语交际)

       非常赞同楼上各位的高见,能直面我们新课改的薄弱环节,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向盛老师和组织、参与本次活动的老师致敬。

       从教材的本身看,人教版的口语交际普遍缺乏应答点,给教师的教学设置了障碍。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它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是一个听方与说方互动的过程。口语交际能力,不是学来的,而是在交往中训练出来的。缺乏训练的场,学生的语言只能算是说话训练。

     
Re:《我想这样做》(口语交际) 

读了楼上各位前辈专家的点评,获益匪浅。通过自己上《夸夸我的同学》和观摩盛老师苦心经营的《我想这样做》,粗浅感受到:也许口语交际课的困惑就是在口语课中教学情境如何有效营造的困惑,就是虚拟情境和现实情境如何协调统一的困惑,就是有效交际场如何建构的困惑。如盛老师创设的“评选爱心大使”情境能极大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热情,但是如何让这个情境一以贯之,使得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和教学都在这样的情境中有效开展,唤起学生的口语交际智慧,就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另外有效交际场构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交际对象多重角色间转换和多维交际路径铺设的效度。这是口语交际和说话训练最大的区别所在。如何实现有效交际场的建构呢?真希望得到大家的指点和辅导。
 
Re:《我想这样做》(口语交际)   [::琦君::]

口语交际课一向是语文老师每个单元教学中说不出的痛,课堂如何组织、目标设定到几何、怎样才算是有效的、检测效果的手段又是什么,这些都困扰着语文老师。《我要这样做》整一堂课听下来,我感受到了盛老师在指导学生口语训练上用心,这份用心体现在盛老师有选择有层次地设计了5个不同的口语交际情境场,让学生在说见闻、求助、采访、谈感受、劝告这样不同的交际角色体验中练习说恰当的话。我想对其中的两个地方发表自己的感受:

课一开始,盛老师就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自己见过的残疾人。有同学谈到自己村上就有手指断了的人,有同学在路边看到过断了双脚乞讨的残疾人,有同学在电视中见到过断了手臂的残疾人,在你说我说大家说的过程中,同学们记忆闸门的打开,大家感受到自己可能忽视了生活在我们的身边的许多残疾人。说见闻,这是人际交往中应用最广泛的表达方式,要求在平时生活中有一颗敏感的心和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在讲述见闻时又要搜索那么最重要的信息让对方听明白,其中还有很关键的一点是,讲的见闻要真实。有一位同学说到在电视中看到一个人断了手臂,装上金属手臂后被炸掉了。显然,这位同学是从电影或者电视剧中看到的,不是真实生活中的,如果教师及时问一声:“你这是是从那里看来的?是真实的吗?”就可以指导孩子们在倾听时要辨析对方讲的是否真实可信。二年级的学生有时候还弄不清楚现实与虚构之间的差别,这也需要教室的引导。

    打110求助,这是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的常识,可是到底怎么打110,这可能连老师都没有尝试过。盛老师在情景发展中创意性的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对学生语言的训练又提高了一个层次。因为打110 ,首先是对陌生人讲话,要大胆;由于时间的限制,要选择最重要的信息;是求助,需要有情感……正因为这是生活中少见交际方式,因此如果在课堂上老师直接扮演110警察,应该对学生表达方面的指导更直接。下面盛老师还设计了采访、说感想、劝告等不同的情境,这些都是特定情况下的口语交际,需要一定的技巧,从这一点上来说这堂课训练的面还是很广的。但是同时,毕竟孩子们还只有二年级,表达的水平有限,一堂课这么大的容量,正真训练的目的可能并没有达到。如果能抓住一点,比价细致地指导,学生发言地质量应该还能提高。
 
Re:《我想这样做》(口语交际)   [::吕慧樱::]

       口语交际课一直是大家不愿意直面的课型,我们明知应该创设交际的氛围,但不自觉中又会陷入说话课的泥潭;我们明知多维交际场营造的重要性,却又极易造成交流的单一性……说实在话,口语交际,明朗的路在哪,我们依然困惑。盛老师在困惑中能勇敢地承担这样的课型,精神可嘉。

      探讨一:在“爱心”这一主题下,交际环节的安排,是否应该考虑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一可以在环节的设置上做文章,比如教师配乐诵读残疾人的心声,这一环节是否需要值得考虑,老师虽然读得非常动情,但是放在口语交际课中略显不妥;二可以在教师的教学语言上做文章。盛老师的好多教学语言可能更适合四年级以上学生。   

     探讨二:交际话题的多维性。在上半堂课中,安排着怎样打120求救电话这一主题,虽然也是学生的语言实践,但是跟主题游离,是否可以舍去,或者更改交际内容呢?

     探讨三:盛老师的课堂上也力求体现在情境中交际。但尚需注意情境创设的无痕及和谐性。如何在中央台记者的出场之前,借助一个场景或者是任务或者是教师诙谐的语言,推出这样的交际场值得考虑。再比如在录象的推出前,如果能增加切合情境推出前的矛盾设置,比如,看到过没有双手的残疾人吗?当我们用双手做这做那的时候,他们怎么办呢?……让我们走进一位失去双手的残疾人的生活……

      因为是诊断课,心中有想法就直说了。口语交际课确实值得探讨。就为着你、我、他的课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问题,让我们一起努力。

      盛老师辛苦了,谢谢你提供的案例。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ernianji_487_16599.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